• 今天是:
  1. 首页
  2. 党建工作
  3. 正文

“乡村采摘游”甜了民心富了村子

分享到:
    2025-08-06   浏览量:

“趁着暑假,我们带着孩子来体验冬枣采摘。”7月13日,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冬枣大棚内,来自西安的游客王晶玉将刚摘下的冬枣装了两箱。

农场负责人薛康介绍:“农场共种植500亩冬枣,划分了新品种试验区、采摘体验区、休闲观光区等功能区域。5月采摘季启动以来,采摘客流量持续攀升,人均采买冬枣三四箱。”

作为大荔县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,冬枣产业经过20余年技术革新,已实现从“冬枣”到“夏枣”的转变。当地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,生产的冬枣品质高。

近年来,日光温室、钢架棉被棚等设施的应用,让冬枣上市期从5月延续至10月,全县42万亩冬枣园年产鲜果超70万吨。

产业的兴旺催生了农旅融合的新业态。在位于安仁镇的“冬枣小镇”国家3A级旅游景区,5万亩冬枣园与现代化交易中心、物流中心、电商中心等功能区整齐分布,形成了集生产、交易、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园区。

安仁镇小坡村党支部书记薛安全介绍,在“冬枣小镇”,游客可乘坐观光车游览枣园,在万亩有机示范园亲手采摘冬枣,园区年接待量超10万人次。“过去种枣靠天吃饭,现在枣园成了风景线,乡亲们的钱袋子更鼓了!”薛安全说。

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介绍,近年来,大荔坚持三产融合、以果兴旅,2024年冬枣产值突破100亿元;建成西部首个“枣文化博览园”,配套建设26公里的环形观光路;带动全县发展精品旅游点13处、观光采摘园140余个。

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发展,从单一销售到三产融合,大荔冬枣的“甜蜜事业”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
责任编辑:张五羊